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朝烜 於 2012-2-1 11:47 編輯

鄭老師指導吳炯宏教練六大開貼山靠的技巧



手法是雙纏。
不是左右大履。

我的組手示範2



其實我對打,很注重「頂、扣、彈、合」,
其中尤其是「彈」這個字訣,是得貫串我所有的打法或拳種中的。
有了「彈」字訣,我們的攻防招式才會輕鬆有效率。

在這個第一開中,我作的就是台灣的六大開中的第一開,招式不同於武壇,可以在我的書上看到。

第一式,是虎撲:雙虎爪,加上纏絲法。
第二式,才是貼山靠動作,
            單臂高舉,不同於武壇的招式,武壇不強調高舉,
            建議要高舉比較有用。
            第二式落地時,有一個碾步,但是用來剎車用,所以不會碾的很明顯,
            也不會向橫方向側滑,這又不同於武壇,

            其實這中間,還有一個我和其他八極拳不太一樣的地方,
            我特別扭動腰胯,
            腰胯是我的轉盤,是中心扭控點,是上下二盤力量相透的要塞,

            請您再注意看視頻,
            我「既沉且浮」,所以沉時碾步剎車有一個沉穩的聲音,
            但是下盤的力量會透過腰胯向上升到肩相合住,
            借著手臂前頂,鎖緊手掌而出。必要有一個合力,才是全身有彈力的整勁,而
            非像石頭一般的全身緊實就成了。
            也是符合「頂肘,彈襠、扣步、合上下盤力」。

有些人眼力比較差的人,就會誤以為我站的不穩,
因為身上會有扭腰所發出的彈抖勁故。(按:由震腳延伸到駿身)

這是招式內裏部份的說明。
都拍了視頻,並且把動作做在那裏了,
您再仔細瞧一下,看是否屬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ZLFi5Oc29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p8zeAIr--k
        

TOP

本帖最後由 朝烜 於 2012-1-31 11:58 編輯

鄭老師指導謝中昱教練與吳炯宏教練踮步的技巧



踮步,在台灣的八極拳稱為「提籠換步」。
「提籠換步」是把「重心」提住,用來換步改變重心位置而言。

踮步也有「震腳」的功能。
「震腳」是要向大地借勁之意。

格鬥八極拳的踮步除了前面二種功能外又要有第三個功能「步步向前」之意。
        

TOP

影片都不見了?!
50 字節以內
不支持自定義 Discuz! 代碼

TOP

會有的,
請稍候。
        

TOP

2012年02月05日 上課內容

鄭老師指導歐吉書教練蟒蛇纏身

        

TOP

返回列表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