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朝烜 於 2012-5-10 10:58 編輯

二、武術觀念的不同。
傳武如同該先生講的,有一個打不破的神話傳說及神主牌位,
而且傳達的武術觀念常常虛幻,不切實際。
在這前提下,要導正其格鬥觀念不會太容易的。
這是整體武術的怪現象。

三、武術制度的不同,
台灣的運動員在本國沒機會出頭,全跑到外國出名後,再紅回來。
比如棒球,籃球、高爾夫球…等,
有職業選手的科目,奧運項目的運動比賽,其運動員尚無法在台灣有出路,
那麼不受國家及民間重視的傳統武術人才,更沒有機會出頭。

沒出頭天的項目,能吸引什麼人才呢?
頭腦好的,體格強的人會大量投入該項活動嗎?

整個社會制度,有利於國術的發展嗎?
沒有國家、社會的他力加持,靠著自力奮鬥,能撐住嗎?
沒能對國術前輩作安身立命的照顧,
要把國術傳承到能至有職業選手地步的需花多少人力物力,您談算過嗎?

人才的培育不是口號或批判這麼口舌化,
它意味著有心人要作多少努力及克服多少物質、人力的困難才成。

要職業化,必需有職業心,及有職業訓練的強度,
這些都不是目前在學校各社團學習武術的愛好者,能承受的強度。

國內的國術愛好者,其來源皆自國內大專高中社團,
試問,這些讀書人,能和運動員一樣接受同樣的強度訓練嗎?
那麼學業怎麼辦?前途怎麼辦?
他們就是有心,也未必有力,有力也未必承受世界職業水準的訓練強度。

沒那個訓練強度,不會有那個水準的。
不信您去問所有已經在各職業球賽有一席之地的台灣運動選手。
        

TOP

本帖最後由 朝烜 於 2012-4-30 11:28 編輯

我創「圓明武學」推動「國術格鬥」運動近十年,
起初被傳統武術保守者言論圍剿,
最後被外國武術技術挑倖,

一路走來,按著自已的步調一步一腳印的訓練,
所以開了各種格鬥訓練課程,作足了所有需要的學習,總結出不少經驗,
這是真實不虛的,

而且每一個訓練,我都親自參與訓練,借著自已的體悟來修正教學法,
您看我們所貼出來的視頻,可以查證。

目前只能總結出「半年助您學會國術對打」這樣一個能力。
是國術老手,可以直接用您學過的拳法,半年學會對打。
是國術新手,完全沒基礎者,
只能用我們已研究清楚的八極拳、螳螂拳、八卦掌,三種拳,才能半年學會對打,

「學會國術對打」不等於打勝所有競技武術者,但至少有得拼,誰勝誰負尚得爭個雌雄。
畢竟您才學半年而已,體力,強度、經驗都太少了。

如果說「能打勝職業格鬥賽」,那純是自欺欺人,
光體格及個性,您就輸很遠了,
更別說技術的純熟度,對戰的經驗…等。

不過有您們來參與就是一個開始
隨著大半有熱情,愛好國術,不忍國術沒落人的投入努力,終有達到的一天。

總要有人開始投入嘛。
我先來就是了,所以十年前出現了「圓明武學」,推動國術格鬥,
當時的口號是「格鬥八極,以八極格鬥」,因為當時只推「八極拳」一個單項而已。
現在不同了,已總結出經驗了,當然是推動「國術格鬥」了。

面對當前的國術環境,太多人學了多年武術,不會運用,而自暴自棄。

現在最重要的
『不是打勝誰』,反而是『重拾自信心』。

先求能用,再求卓越吧~~!

2011年10月02日起老班學員學習對打全程實錄   ...23456..26

他們是由2011年10月02日開始訓練起的「對打新手學員」,
學到今日2012年4月30日,共花了5個月,但得扣除過年及例假日的時間,
您可以看看他們都學些什麼課程,
我是怎麼教的,是否每次都手把手親自示範。
談「<降龍式>接<頂心肘>,容易萬分」。
談前踢無影
談國術頭部防禦的重要,以雙撐手法為例探究

談虎爪開門手之變招。

如果您非常保守,凡事都非常謹慎,
那麼就看看他們是否能在半年學會國術對打。

再來決定,是否給自已「半年學會國術對打」的機會。
        

TOP

本帖最後由 朝烜 於 2012-5-10 10:59 編輯

我創立「圓明武學」推動「國術格鬥」希望為國術找回生機,恢復信心
可不是好勇鬥狠,
把我污名為「打仔」是絕對不正確的。

我不只會格鬥技巧,對武學內涵也有一定認知。
常辦理免費講座,
     2012年03月10日圓明武學新春茶敘武學專題研討活動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uLJmz0YOCM&feature=related
對學員教練更常作武學書本的導讀:
     圓明武學教練群讀書會成立   ...23456..35
     2011年2月20日 紀宓妏教練「陰陽八盤掌」導讀
     紀宓妏教練導讀
     
   
(內部訓練)2011年12月25日 圓明武學教練讀書會之套路練習   ...23456..21
     反臂砸雙撐講手示範4
      
     轉自:2010年4月17日中正紀念堂圓明武學八卦掌傳承周六班,招生中   ...23456..58 第58頁第287帖
     2012年04月21日上課內容
     

也相當注重「體用」的武學知識,
               武術戰技「外練筋皮骨」,
               更重視「內練一口氣」,
請參考:2008年10月06日台北養生性質八卦柔身掌班。招生中。   ...23456..68
           
圓明武學渾元樁的坐式、立式練習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RY3DpZDwIk&feature=relmfu
           

很多人笑「我」對國術太痴情了,放著競技武術的成名機會不用,
改投入充滿迷信的傳統武術,從事一個不可能成功的任務,

學員教練中,
甚至有指責我沒能力看清這一事實,就「任性」帶領大家走向一個死胡同,
浪費了大家寶貴的青春,患了一個不可理喻的大錯誤。
拂袖而去之時,還撂下一句:「我們理念不同,日後絕不沾圓明武學的光」。
今天2012年4月30日是教該員武藝近23年的正式決裂生效日,特此誌記。

辛苦的武技探索,身體常常受傷;面對理念之爭,心理常常受傷。

但又如何?
一切我都承受。我忍住~~~但笑~~~

我堅信…有一天我一定能扭轉乾坤,「為國術訓練出一批真正以國術來格鬥的人才」。
一步一腳印的訓練,還是我日後會採取的方式啦,
我從來就不相信奇蹟~~~

唐伯虎「桃花庵歌」詩中的這一句話,一直都是我所喜歡:

「…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TOP

本帖最後由 朝烜 於 2012-5-2 10:33 編輯

在台灣推動國術格鬥化近十年了,
一路走來,受熱嘲冷諷沒有少過,
但我們始終
「戒急用忍」,默默的自我訓練,

終於在2011年10月30日二二八武聚,和西洋拳武者,作一次對抗,
雖為勝負過半,
但也漸能走出來,並證明「傳武是能打的」。

國術如不能格鬥,那還能叫作武術嗎?

以下這篇文章寫的很得我心,

轉貼這篇文章於此,因為資料不少,只放一小段,有興趣的武友可以連過去看,
希望各位武學同好,能就此一嚴峻問題再思索。
[轉載]趙道新、黃積濤:關於兩大武術體系的對話 http://wushu.net.tw/bbs/viewthread.php?tid=1323

……

因為我看到了已故武術家趙道新先生(1908-1990)及其弟子黃積濤先生的對話錄,深深感動於趙先生的實證精神。

說實在的,趙先生這樣的實證精神,放在中國科學界也不多見。

如果中國武術界多一些趙先生這樣的人,而不是徐小明(電視劇《霍元甲》和電影《奪標》的導演)之類無聊貨色,早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墮落了。


這篇對話錄題為《關於兩大武術體系的對話》(發表在《武魂》雜誌上,但具體年份期號未詳),這個題目也很讓人佩服,因為它是仿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的名著《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

更令人佩服的是,趙先生對武術的起源、人類對武術的欣賞動機的解釋,與進化心理學的解釋基本相合。

這再次說明,只要有科學、實證精神,一定會取得統一的、客觀的認知。


像這樣的各行各業中的實證者,我一旦發現,就會不遺餘力地介紹、宣傳。
文中我覺得鞭辟入裡的話都標為紅色以至粗體



拳學家們,請注意。

在你們企圖把中華武術的神聖說成是有關信仰的問題時,這就存在著你們總會有一天判定某些人為異端分子的危險。

那些人聲稱:「武術永恆,而人在蛻化」;

我說:「 終於會有一天在事實上或在邏輯上證明人性一貫而武術在墮落。」


我們都恐懼被某個自命的裁判所定罪為“大逆不道”。

但更加害怕忍受抑制住對自認為是“真理”的表達。

於是,我們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天津,

一方是三十年代全國擂台大賽的優勝者兼組織者、民國時期令許多拳術名家駭異的格鬥家,他經歷了三十年的實搏和三十年的靜思,

另一方是八十年代不務正業的研究生,自信持奉著學院派、傳統派、逍遙派等社會各層次“正統”的拳術觀念,

終於展開了一場思想與年齡恰好顛倒的思辯大戰。


今天,交鋒者已隔陰陽,

然暫居陽間者卻鬼使神差地整理出當年的談話記錄並宣告成為自我的叛逆。

但願我衷心崇敬的“對手”的偉大亡靈,能欣然接受我把他奇崛的心魂傳之後代,

更重要的是——此刻——爭論並沒有結束。

對話人:趙道新 黃積濤

以下才是正文……

TOP

  這是怎麼一回事~希望老師別氣餒才好~
武從疑處反成悟~術到精時自有神

TOP

返回列表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