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先行手的重要性,
前手是個先行手,而且是一個看不見的手,為何?
請看以下說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MV95TC8GIk&feature=relmfu
        

TOP

本帖最後由 朝烜 於 2012-5-7 10:28 編輯

轉自:(內部訓練)2011年12月25日 圓明武學教練讀書會之套路練習   ...23456..20
第19頁92帖

我一向對於武學採開放的態度,
鼓勵多看書,多討論,
鼓勵學員教練們有自已的見解,也可以為自已的見解辯護,

不會以一句「程度未到,不該問」來扼殺學員教練建構武學能力的機會,
這個「左右橫打」論戰是其中的一次,絕對真實激烈。

如果您的招式是「應敵順力而發」,一定會變化莫測,
不套招之下,所作的招式,「只能附合招式之意,而無法完全附合招式之形」,
圖中我以很多方式親自示範,來說明之,

但吳炯宏教練很不同意這樣的理論說詞,
所以各述已見而論戰。

本次論戰之題在於「大八極拳套路『挑打頂肘』之後是否一定得接『左右橫打』這個招式」

轉自:2012/3/4與吳炯宏教練就大八極拳「左右橫打」武學論戰
以下:
今日和吳炯宏教練論戰「左右橫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zH8lK3VRFA&feature=relmf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bm8kFEqjQ0&feature=relmf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uu0ic-mZMg&feature=relmf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q2KwDZt2ME&feature=relmfu
        

TOP

本帖最後由 朝烜 於 2012-5-10 10:53 編輯

轉自:2008年08月24日中正紀念堂八極拳傳承周日班。 招生中   ...23456..150 第149頁第742頁

bluemoon1發表於 2012-4-29 21:47
2012年04月29日今日上課心得~
1.練拳依舊是一種體悟~也就是一種感覺與境界~
   雖然老師講解的理論聽得懂~但是暫時還是沒辦法做到位
   只能從不斷的練習與揣摩中用身體來體會老師想表達的境界~
   摸到點邊~也會讓人很開心~
   這就是格鬥的魅力吧~

2.練拳也可以像做學問一樣嚴謹~多方考證~多方推敲~反覆琢磨~沒有一樣功夫是容易得到的~
   用甚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它~就會有甚麼樣的收穫~
   騙不了人的~
   想變強~別無他途~
   就是按照老師指導的路子~按步就班練下去~

3.打上取下~打下取上的練習~重要的是虛招與實招的交替運用~
   而虛招~是(不出的實招)~
   老師指點的技巧~枝節與根梢~
   還需要多加揣摩~

4.意念與出手的關係~很難拿捏~
   要下課之前的一小段練習~似乎有點體悟~
   如果能做得好~應該可以大幅改善實戰能力~
   出拳應該能變得更有威脅性~

5.對打最重要還是眼法~
   與一橫一豎~箇中奧妙還待推敲~
   但總算比以前好點了~
        

TOP

2012年5月6日試手日

本帖最後由 朝烜 於 2012-5-18 10:07 編輯

2012年05月06日 上課內容


今天是試手日。大家打的特別激烈,是一件很讚的事,
愈擬真,愈容易練出功夫來。

張瑋、其育是第一次參加試手,很勇敢,欺敵不畏敵,很好。
緯昱的連環爬山手被昆翰的刺拳給破了,吃了點虧。
昆翰這次的打法,類底漏圈,讓很多人中招。
焜燿的打法中規中矩很能擊中,但對曲拳有些招架不住。
緯詳的鷹翔能得分,但重心老前傾後蹺,步法移動不靈巧,開門能力不強。
谷諺表現出長中短距的攻防能力,但是身有拙力,不靈巧,也是一個大毛病。

以下是這次試手後的討論,供武友參考,
希望有心追求國術格鬥實力的您,也能加入這樣的成長環境。

===============================================
轉自:2008年08月24日中正紀念堂八極拳傳承周日班。 招生中   ...23456..150
第150頁第747帖

2012年05月06日試手後
說不上是心得的想法~
1.體力是個很大的問題,
   打到最後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我想從鍛鍊體能這方面來加強.

2.雖然有戴護具,但練習不是拼生死,
  練習時難免會錯手,這我明白,
  但有時該停手而不停手,或是不顧對手安危的心態來打,就很不好了,
  對練時也是一樣,那種非要打到人的態度實在很危險,
  常被重重的打到沒戴護具的部位,感覺真的不太好,但我相信是沒有惡意的,
  只是我覺得該留手還是要留手,
  如同老師說的是練技術,不是練打架,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有冒犯請見諒~

3.看到別人的打法,可以體會到自己的不足,
   能明白自己應該努力的目標.
   我,
   還是差得很遠.

4.只練幾週的打上取下,就能體會到老師教的東西很有效,
   即使還不純熟,
   我想只要再堅持不懈怠的練下去,一定能有所成果.

22.jpg
2012-5-8 18:31
32.jpg
2012-5-8 18:31
80.jpg
2012-5-8 18:31
101.jpg
2012-5-8 18:31
113.jpg
2012-5-8 18:31
        

TOP

本帖最後由 朝烜 於 2012-5-8 18:29 編輯

轉自:2008年08月24日中正紀念堂八極拳傳承周日班。 招生中   ...23456..151 第151頁第753帖
我認真的看了幾遍,
大約說一下感想,
「對打」可分為「試手」及「實作」兩大類,
「試手」就是試一下身手,試一下所學過的招式,看過去幾周所學,是否能派上用場,
「實作」範圍更接近真實一些,是比一下功夫實力,所以拳拳會到肉,

本周日的試手是有幾場比較火爆些,
但谷諺在應戰時,能夠非常冷靜的面對及化解來敵攻勢,
很沉的住氣,臨危不亂,不簡單,漸漸有老選手的架式了。
各位應該向他多多學習。

過去的人練對打,沒載上護具,
打拳時,拳拳收手,非常不過癮,
現在可好了,試手就穿上護具了,當然打起來,就會用些力氣,可以理解,
非常暢快過癮,

其實我反覆看了好幾遍,
拳拳是到肉了,而且有些拳還滿天飛,於是打到護具以外的部份,
不過「拳都有收,並未全力」,這點還好。

內力比較強的人,被打中時,感覺不到痛,同樣打人時也會如此,
老以為自已的拳,就只是輕輕點了一下而已。

一般格鬥,除了打人的技巧學習外,也得學習「抗打」,被打到時才不會痛。
所以和內力有關的氣功就得練,
是到了該教氣功的時候了,
學會了,比較抗打哦,想不想學呢?

目前對打格鬥界等競技武術分兩類對打型態,
一類是互毆型武術,比如西洋拳、泰拳、散打…等,這類都是在近距離時才開始互毆的。
另一類是長距搶點型武術,比如空手道、跆拳道…等,這類都是長距搶點,只打一擊為主來比得分。

所以各位希望在試手日,學到面對何種對打型態呢?
下次大家先講好,再開始,就沒這個問題。

不過學真功夫,是不能選對手的,不論那一類型,都得應對破解之,
這一點谷諺就作的很不錯,您可以向他學習,請教一下。

下周上課是5月13日(母親節),我不放假會繼續上課,
誰能帶個手提電腦或平版電腦來,我們來分析檢討一下您們的對打狀態。
        

TOP

返回列表
Flag Counter